Site Network: Home About

碎碎念.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我這篇會寫多長, 會寫多少, 甚至寫些什麼.
應該是工作相關的事居多. 有多少寫多少, 這才是我的style.

這兩天許久不見的胃痛又發作了, 上次發作的時間已經久的讓我記不得了.
昨天晚上仔細的推想起來, 應該是壓力引起的問題, 吃點制酸劑撐著.

上週的行程不難, 就三天的會議加一天的工作, 會議開寫什麼, 知之為知之.
總之我是IT, 開的會一定是IT相關. 參與的人士大概就公司的一些mgrs.
身為一個IT, 我有著可笑的道德操守, 會議的內容就留給會議, 不想多說.
開會的壓力, 來自於愚蠢的循環, 說明問題, 想出辦法, 執行,
新辦法造成新問題, 下一個循環.......因此, 我繼續保有工作.

我一直認為, 到了一定規模的企業, 減少支援單位所耗的成本,
跟業務單位賺取的利潤一樣重要.
業務賺一塊錢要分給整個公司, 支援單位省一塊錢也是攤給整個公司.
所以, 當支援單位效率不佳, 公司會有多少成長也僅是空談而已.

就我短短五年的經驗來看好了,
失敗的支援單位大抵有兩種, 穩定不求進步或是理想而不夠實際.
最糟糕的是, 上級理想不實際, 下級穩定不進步,
結果就是弄出豬狗不如的東西.

拿幾個簡單的例子來看一下,
如有雷同, 絕對是巧合. 就跟瞎貓碰到死耗子一樣的巧.
績效考核是必需的業務, 理想狀況之下,
身之使臂, 臂之使指, 考核結果會對應公司績效.

企業開門就是要賺錢, 賺錢有兩種, 賺一塊錢, 或是省一塊錢.
怎麼賺就是領導單位要去想, 想了之後給下面的人去做. 這是常見的流程.

理想而不實際的考核單位會怎麼做?
員工是公司的一份子, 也可以對公司目標有所貢獻.
所以呢, 要給員工一個機會, 設定員工的目標, 合起來就變成公司的目標了.
嗯, 那積效考核就讓員工自己訂目標來寫吧!

還有, 貼心地想到不要讓大家在年底想破頭, 那我們一季寫一次,
就有高效率又實際的評核喔! 太好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吶!

我想說的是, 如果企業的目標由員工來決定, 那要領導階層何用?
或說, 企業的目標由員工來參與, 但是由領導階層來決定,
不用太多, 只要三層的組織中間出了一頭豬, 員工參不參與其實沒有意義.
再者, 企業的成敗若是來自領導階層的決策成功與否,
那麼做出失敗決策的人還要評核員工的績效, 不就是個球員兼裁判的鬧劇?

我是贊成需要績效評估機制的, 但是需要的是雙向的評核.
領導階層有權決定員工做的好不好,員工不應該只有離職或閉嘴這兩個反應.
至於多久做一次? 要看公司目標和考核單位好大喜功的程度而定.
以業務單位來說, 月目標或季目標可能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以某些需要以年甚至兩年計量的單位如IT或研發,
一季或一個月寫一次不過是在成就其它人的業績罷了.

回頭來講穩定不求進步這檔事. 這種單位比起上面那種毫不遜色.
舉凡行政單位, IT部門, 維護團隊都會有這種特色.
"沒有壞/可以用/還能撐, 就不要動它"
如果事盡如人意, 這的確是個不錯的主意, 跟人一樣, 少動就多個游泳圈.
這些單位不動, 公司就省錢. 裁掉不動的單位, 更省!!

故事的結局就跟粉紅皮的言情小說一樣好猜, 出了包, 一發不可收拾.
要判斷穩定不求進步的單位比理想而不實際的單位來的簡單.
後者要想一下整個流程的脈絡, 需要一點腦汁和邏輯,
前者只要看到他們做事疊床架屋就知道了.

嫌桌子歪就墊個報紙, 因為桌子還能用, 所以不要去想桌子是不是做歪了.
程式有bug就補patch, 反正這麼多年了, 邏輯問題就算了, patch的到就好.
表格要多簽兩個名就簽, 沒有那個流程的格子就簽旁邊, 表格還在就不要重畫.

發展到最後, 桌子要墊兩個月份的蘋果日報才會平.
程式patch的次數比主體發行的版次還要多.
至於表格? 那東西燒掉泡水喝應該可以滋陰補陽, 強腎固精, 養顏美容.

於是, 桌子終於倒了, 這時才要花比蘋果日報還少的錢做一個好桌子.
程式爆了, 重寫一個新程式花的時間比寫出所有patch的時間還短.
仔細看了那張符, 原來早就簽滿全公司的名字, 只為了買一枝鉛筆.

這還不是最慘的, 最慘的是集兩家之大成的單位了.
領導階層理想而不實際, 執行單位穩定而不進步. 太慘了, 簡單描述一下就好.
上面的想做出一台會飛的車子, 下面的怕車子掉下來, 所以底盤焊了一根柱子.
車子是會飛了沒有錯, 不過是在柱子上飛...

這就是我五年來觀察到的一些小小心得, 至於有沒有體驗到就不在討論範圍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